解放桥(解放前称万国桥)位于天津火车站 (东站)与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,是1923至1927年建成的铁桥。解放桥桥长96.7米,桥面总宽19.5米。解放桥共耗资125万两白银,是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。
这是一座可以开合的桥梁。大轮船从桥下通过时,即用电力启动开台设备带动桥的梁架从中分开,分别以两端桥墩为轴心旋转上扬,桥的两墩中间即畅通无阻。待轮船过后,桥又复原接通。解放后,此桥很少启动开合。最后一次启动、开合,是在1970年 (或71年)。这次开启不是为了过船,只是为了试验、检修。开启时间是在车辆、行人稀少的深夜12时至2时。但闻讯赶来观看开桥者仍然云集两岸。2008年7月22日,按照原貌修复的天津解放桥时隔33年重新恢复开启功能,为海河再添新景。
从这座桥的名称更易,可以看出天津历史变迁的某些要节。桥的原名叫“万国桥”,即国际桥之意。因为当时天津有“国中之国”的英、法、俄、美、德、日、意、奥、比九国租界。此桥正处于海河两岸租界之间。民间又称此桥为“法国桥”,因为它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。当时投拆者17家,设计方案达31种。海河工程局也曾于审标时参与若干意见。最后由达德与施奈尔公司承包。此桥又位于法租界与俄、意租界之间。不论哪国轮船通过此桥都得经过管桥单位开启桥梁。“万国桥”到1948年曾改名为“中正桥”,那是国民党政府以蒋介石的字而命名的。1949年天津解放后,此桥更名为“解放桥”,沿用至今。
解放桥最初建于1902年,于1927年重建,原名万国桥,这座先后耗资达190万两白银的桥梁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造价最为昂贵的桥梁之一了。多年来社会上有一种传说,说这座桥的设计方案是出自法国建筑大师居斯塔艾菲尔之手。天津政协文史办副主任方兆麟介绍说:只知道是美国芝加哥布施尔泽尔桥梁公司的设计方案。而这个公司和制造艾菲尔铁塔的公司确实是一个公司。因为铁桥是近代工业的象征。埃菲尔铁塔当时建的时候也是颇受争议,但是,正是因为它体现了雄厚的工业实力,所以才身价倍增,天津的解放桥也是如此。
天津抗战时,解放桥,曾在关键时刻帮过中国军队一个大忙。“七七事变”发生之后的第10天,日本政府决定调集40万日军攻打中国军队,全面开始侵华战争。当时天津守军虽然兵力很弱。但是,他们仍然决定主动出击。1937年7月29号凌晨1点,天津抗战的枪声在整个东站打响。这时,日军的援兵沿着海河南岸向解放桥冲来。假如此时这股援军冲过了解放桥,攻击东站的中国军队腹背受敌,形势极其严峻。
就在这时,万国桥中跨之上的桥面在尖厉警报声中徐徐开启,驻守法国租界的法国军队以保护本国租界的名义,不允许日军通过。那时德、法之间尚未开战,这就让攻击东站的中国军队赢得了时间。中国军队赢得了攻打东站的胜利。在解放天津的战役中,解放军在万国桥上的战斗也同样打得十分精彩。解放军仅用20多分钟,用了不足一连的兵力,就击溃了人数众多、武器先进且有工事可以依托的守军,占领了解放桥,俘敌50余人,还缴获了80多辆汽车。万国桥看到了解放军神勇,也见证了这一战争史上的奇迹。作为海河上交通流量较大的桥梁,如今的解放桥已经修缮一新,百年老桥又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。它不仅是连接河北、河东、和平三区的交通汇集地,而且是沟通天津站地区的枢纽桥梁。